分类:影视资讯/作者:网络//682 阅读
《一年一度喜剧大赛》最后一期毕业大戏,把影视行业大佬都请来了。
正午阳光(《琅琊榜》《欢乐颂》)、柠萌影业(《三十而已》《小欢喜》)、华策(《以家人之名》《刺杀小说家》)坏猴子(《疯狂的外星人》《我不是药神》)、花儿影视(《甄嬛传》《红高粱》)等行业大咖,以及爱奇艺的两位老板。
上次见到这么多“幕后推手”露面,还是2018年《创造101》的总决赛。
再加上喜剧牌面沈腾、贾玲、徐峥、黄渤等齐聚一堂,颇有一种喜剧盛宴的感觉。
马东的意思明显不过,演员们,你们的机会来了。
几个月前,参加毕业大戏的演员们,几乎无人知晓。
更有一些人,像被压在五指山下的孙悟空,空有一身本领无处施展,没有机会自然没有多少收入。
境况或许如张颂文在2019年所说:
中国99.5%的演员收入极低,顶多0.5%的演员叫衣食无忧。
但是好像没有人关注99.5%的人,拼命逮住那0.5%的人,说他们代表了整个行业。
这些无人关注的演员,却为观众奉献了年度最好笑、最有共鸣、最高级的喜剧。
节目也从8.0分一路涨到8.5分,说一句「年度最佳综艺」也不为过。
《一年一度喜剧大赛》
最早关注到这个节目,是从大锁、孙天宇《偶像服务生》开始。
一个男孩面试饭店的服务生,将偶像选秀那一套搬进了面试现场。
“哪儿毕业的?”
“跃滑职业技术培训学校。”
“什么专业?”
“挖机机挖专业。”
什么“姜还是老的rua”、“那鱼(内娱)完了”等热梗,搞过选秀的,DNA都会动。
最佳喜剧搭配的前三强,逐梦亚军(蒋龙、张弛)、大宇治水(大锁、孙天宇)、皓史成双(王浩、史策),每对都有自己的路数。
大锁、孙天宇,紧跟潮流和热点。
王浩、史策,创作的是生活流喜剧,观众一边笑一边嗑CP,“皓史成双”不是真的,我就是假的。
蒋龙、张弛,合作的「初心四部曲」,《这个杀手不大冷》、《最后一课》、《台下十年功》、《悟空》,早已超出了素描喜剧的局限。
耐品的剧本、精湛的表演、极致的配合,着实击中了喜剧的内核:真诚、悲情。
>>>>《最后一课》:讲个笑话,但你不许哭
《最后一课》设置很巧妙,开头一分钟,奠定了滑稽、悲情的氛围。
密室逃脱游戏里,扮演“丧尸26号”的蒋龙,从垃圾桶里“嘶吼”而出,相当敬业地吓唬前来的玩家。
好死不死,来人正是自己曾经的表演课老师张弛。
这一副落魄模样,被老师撞见,简直不要太“社死”。
“蒋龙,我的表演课代表,2012级最优秀的毕业生,我毕业大戏的男一号在这里演丧尸?”
“演得真好!”
在蒋龙以为老师要失望时,老师竖起了大拇指。
还本着“特殊情境,人物个性化”的原则,教导蒋龙演丧尸时,加入拉丁舞元素,加入背景音乐。
看起来十足的“丧心病狂”。
“没有小角色,只有小演员,只要用心来,处处是舞台”,用一种夸张的喜剧效果讲出来,好笑又心酸。
特殊情境里的极致表达,击中了人会面临的一种永恒囧境:理想与现实的落差。
琢磨一下你会发现,看似“低情商”的老师,实际上在保护蒋龙的自尊,并给他鼓励。
这是作品之外让人温暖的地方。
在张弛看来,喜剧的内核是真诚,不是发自内心的,隔靴搔痒、挠胳肢窝的,都不是真诚的喜剧。
“初心四部曲”,每一部都在真诚讲他们的故事。
“丧尸26号”的原型,是蒋龙认识的一个朋友,但其实有他们自己的影子。
他俩刚来到《喜剧大会》的舞台,给自己贴的标签是“腰部演员”、“脚脖子演员”。
蒋龙演过以“烂”闻名《逐梦演艺圈》的男四号,张弛曾经是《星光大道》的亚军,所以他们组合名叫“逐梦亚军”。
蒋龙从小学拉丁,北电毕业,声台形表四门课课代表,毕业大戏男一号(跟”丧尸26号“背景相似)。
张弛,从小学京剧,后在舞台剧领域耕耘多年。
然而,和很多追梦的普通人一样,能力再强,没有机会,什么都不是。
蒋龙曾说:
“腰部演员不能掌控自己的选择,吃了上顿没下顿,你不知道下面到底能演个什么样的戏,能不能演上戏。”
他的很多大学同学已经转行,叶浏在参加《喜剧大赛》前也在考虑转行。
孙天宇说,自己最困难的时候,银行卡里只有六块一毛钱。
大家看到的演艺圈的光鲜亮丽,高薪高酬,只属于极少数。
那些看不见的演员,或没有机会,或被病态的行业生态阻隔了上升之路,在大多数时间里,都被焦虑和不安全感充斥着。
但蒋龙和张弛在喜剧里不会把自己说得多么惨,而是把自己当笑话来讲,用吐槽自己来讲故事。
把自己演给观众看,像那句《驴得水》的宣传语:
我给你讲个笑话,但你不许哭。
一年一度喜剧大赛
>>>>《这个杀手不大冷》:最默契的搭档
《这个杀手不大冷》是他们在这个舞台上的第一部作品,
为了这个“亮相”,他们整整排了两个月。
作品好笑、荒诞之余,日常感叹,俩人配合太默契了。
开头洗练,两句话交代背景。
一个人拿枪指着一个唱歌的,后者求饶:
“大哥,你饶了我吧,我真的是每天在那卖唱的,我真不是故意看到你们交易的。”
原来,卖唱的看到了杀手的交易,杀手要灭口。
两人的动机明确了:一个要杀,一个要逃。
如何使故事继续?
这个设定很关键,杀手听到音乐会控制不住,身体跟着节奏走,就放下了枪。
歌手发现后,便利用杀手的感性瞬间,拖延时间,进而逃脱。
设定听起来荒诞不经,实际上极容易共情——
做歌手不如意,做了杀手,实在控制不住自己对音乐的热爱!
有关“初心”“热爱”这种情感浓度高的主题,很容易煽情、拔高。
但这部剧作,却难得的干净、利落,人物动机和叙事逻辑都合情合理,毫不刻意、毫无煽情。
别的作品不敢说,这部作品如果换别人演,效果肯定会大打折扣。
两人的表演和配合不能说天衣无缝,只能说天作之合。
他们俩连肌肉的抖动,都在应和彼此。
张弛看似呆憨,实则滑头,蒋龙看似跋扈,实则单纯。
双方把人设把握得很精准,他们之间能产生和谐的化学反应,彼此再根据对方的反应,压着节奏走,有逻辑地推进剧情,一路叠加到高潮。
这样的默契度,说排练了两个月,我是信的。
蒋龙开玩笑说,他跟张驰在不认识的情况下被硬凑到一起的,先婚后爱。
一个天马行空,一个稳稳当当,一个没心没肺,一个敏感纤细,一个想哭的时候就笑,一个下了舞台秒变“小哭包”。
两个性格相反的人被凑在一起,一开始肯定有摩擦,后来才体会到“强扭的瓜好甜”。
蒋龙喜欢即兴喜剧,跟着音乐就跳起来了,一群人里只有张弛能跟他玩起来。
蒋龙收藏的喜剧视频,恰好是张弛喜欢的。他们的爱好和创作理念十分相似。
就跟结婚找对象一样,性格要互补,三观要一致,才容易走下去。
史策说的“找喜剧搭档比找对象还难”,果然没错。
剩下的就是互相信任,彼此真诚,如孙天宇对大锁的表白:
“当你知道你的每一个包袱甩出来,都会有人帮你垫时,那种表演的信念感就会不一样。”
蒋龙和张弛更是如此,丢一个包袱,对方都能稳稳当当地接住,互相给予,彼此成就。
史航评价得很诗意,他说:
“他们俩就像高山流水,他们搭在一起,就能够完成一个世界。这个世界可以重重砸在,我们现有的世界之上。”
“他们能在凡俗中,直接提炼到诗意。这个诗意我们再漫不经心,也能感受到。”
他们是彼此的知己,他们的作品能从凡俗人生中提炼出激情。
这个激情是面对挫折和灰暗,依然葆有不灭的理想之光,纯粹的生命欲望,这种真挚和火热让人心生豪迈。
金麟岂是“驰”中物,一遇风云便化“龙”。
>>>>《台下十年功》:热爱可抵岁月长
有人说,《最后一课》“丧尸26号”是蒋龙,《台下十年功》说的是张弛。
蒋龙自己说他其实更像《悟空》。
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孙悟空,就看能不能被压住。
蒋龙是那个没有被五行大山压住的“孙行者”,一直提醒自己,再坚持坚持,万一是对的呢。
张弛,没有继续从事京剧,却把对京剧的爱,延续了到了对舞台的爱上。
《台下十年功》的结尾,张弛停顿了40秒。
40秒的沉默对喜剧来说多可怕,台下观众已经坐不住,替他加油鼓劲起来。
在这40秒里谁也不知道他接下来要做什么,是追逐潮流讲脱口秀,是随大流唱流行曲,还是……
只听洪亮的京剧响起,“一见公主盗令箭,不由本宫喜心间……”
《叫小番》高了一个调,说明这些年他一直在坚持练京剧,比从前更刻苦。
蒋龙的背影出来,过去和现在交错,想起那句“唱戏乃我这一生之挚爱,怎能轻言放弃呢”。
如果你知道自己的热爱,如同蒙尘的珍珠,无法被众人欣赏,你还会坚持吗?
这个作品的答案是:那就继续练功,等风来。
他俩的作品,总是用生猛而极致的形式,表达最纯粹的热爱。
这份热忱,能跟观众产生共情,观众笑着笑着就哭了。
这也跟他们的喜剧理念有关。
他们觉得,喜剧的底色应该是善意的,有温度的,风格可以荒诞、狗血,但是底层逻辑一定是善良与真诚,可以冒犯,但率先冒犯自己。
喜剧让观众发笑,是本分。
喜剧真诚,有表达,让观众笑着感动,笑后回味,那叫高级。
这个行业,制造过太多垃圾,太多一次性快销品。
电影开始沦为情绪的催化剂,必须要让观众大哭、大悲、大爽、大爱,在电影院彻底释放出情绪,说一句“值回票价”,然后再也不想看第二遍。
喜剧,多的是挠胳肢窝式笑点,重复、老套,不思进取,观众静静看着演员傻乐,尴尬得脚趾恨不得抠出一座城堡。
新的时代必然催生新的喜剧形态。
小品黄金时代已经过去,相声在焕发新的生机,脱口秀异军突起,下一个会是什么呢?
《一年一度喜剧大赛》瞄准了素描喜剧。
其简短直接、笑点密集、脑洞清奇的特性,比较符合当下年轻一族的刷视频习惯。
不知道这种喜剧形态,未来会走向何方。
但这档节目,创新的理念,关照当下生活的表达,以及编剧的尊重,对演员的尊重,对舞台的尊重,都值得夸赞。
同时为“演啥像啥,活好且杂”,有才无机会的蒋龙、张弛们,提供了展示自己的舞台,为这个行业注入新的活力。
而蒋龙、张弛们,又为观众奉献了一出出好笑又高级的喜剧,顺带提高了喜剧审美。
不可不谓之“三赢”。
而达成“三赢”,却需要勇气和坚持。